首页

萱萱女王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8 08:15:57 作者:沈阳市举办“粽情端午·两岸童心”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 浏览量:40956

  中新网沈阳5月26日电 (李晛)在即将迎来“六一”国际儿童节与端午节双节之际,以“粽情端午·两岸童心”为主题的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25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举办。

  当日,近20组台湾与沈阳两地的小学生家庭携手走进旧居陈列馆,通过触摸历史、体验民俗、共制手作,在艾草芬芳与粽叶清香中,让“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同根一脉相承”的理念在心中生根发芽。

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25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举办。(沈阳市台办供图)

  历史为桥:两岸家庭的家国共鸣

  上午9时,孩子们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走进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青砖灰瓦间,当听到“张学良晚年虽身在台湾,仍心系东北故土”时,来自台北的毛辰筠小朋友轻声问身旁沈阳伙伴:“张爷爷在台湾也会过端午节吗,那他爱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啊?”这一提问,成为后续民俗研学环节的生动引线。

  陈列馆特别为孩子们展示的张学良与东北亲友往来的书信影印中提及端午习俗,让两岸家庭直观感受到:纵隔海峡,粽香里的家国情怀始终未变。

  民俗为纽:两岸习俗的不变传承

  在民俗研学老师讲解沈台两地粽子的不同时,台湾家长张女士感慨道:“在沈阳我们是用芦苇叶包粽子,而在台南用麻竹叶,但不管叶子怎么变,红枣和糯米永远是‘甜粽子派’!”现场笑声阵阵,两岸家庭争相分享习俗——台湾小朋友讲述“午时水净身祈福”,沈阳孩子展示自己佩戴的小布猴和小粽子,寓意健康成长。

  “粽子咸甜虽有别,祈福纳吉总相通。”活动负责人表示,同根同源的传统文化让两岸同胞心脉相连,这种差异中的共鸣正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所在,通过活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欢乐的互动,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跨越山海的自然传承。

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25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举办。(沈阳市台办供图)

  童心为证:香囊里的未来期许

  手工环节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制作端午香囊、体验非遗竹编。台湾学生范书玮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郑重赠给沈阳小伙伴:“妈妈说香囊能带来好运,希望它能带你去看看阿里山!”沈阳学生也将写有:“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愿所有美好接‘粽’而至”的祝福卡片回赠。

  活动尾声,沈阳小学生孙佳阳为每位参加活动的新朋友送上了亲手准备的五彩绳,并与大家一同系在旧居的古树上,寓意“连结两岸,同心向上”。台湾家长陈雅苹动情道:“孩子们或许不懂复杂的历史,但他们记住了一起做香囊、编竹编的温度,这就是最真实的‘一家人’印记。”

  文化为舟:共筑民族精神家园

  “端午习俗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文化密码。”陈列馆馆长李声能指出,无论是闽台地区“海上泼水节”,还是北方平原的旱地龙舟,两岸同胞始终传承着慎终追远、祈福安康的民族精神,也直观体现出两岸同胞休戚与共的民族血脉和日益紧密的情感连结。

  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纷纷拉着新认识的朋友互相邀约:“端午节,来我们家,我们一起顶鸡蛋、吃粽子吧!”一叶粽香,两岸情长,文化的温度,此刻胜过千言万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马鹿雪地觅食

忠县涂井乡友谊村连片种植柑橘5800多亩。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康伟告诉记者,自八月下旬以来持续干热少雨,果树向阳一面均有不同程度晒伤,尤其是耙耙柑这一品种,部分果子表皮已现焦枯。“为让柑橘树‘喝饱’水,村里的种植户也在积极引水灌溉,增加果园湿度,减轻日灼伤害。”

追风逐日看新疆 | 源网荷储齐发力 且看吉木乃好“风光”

福州3月30日电 (记者 闫旭)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第四十二届爱鸟周,由福建省观鸟协会等主办的2024年度福州市观鸟比赛(春季)30日在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举办。

安徽宣城举办入境旅游市场对接交流主题活动

作为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先导活动,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5日在上海举办,希望通过跨代际的互动,鼓励年轻人尽情“绽放”创新天赋,并通过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2024中国网球巡回赛佛山落幕 决出五项冠军

在2023年11月短暂停火结束后,以军将军事行动从加沙地带北部扩大到加沙南部,并称因为藏有哈马斯人员,以军攻入加沙最大医院希法医院。

河北阜城:纸箱生产设备远销海外

民建联是香港最大政治团体,有7名成员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9名成员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为做好人大和政协工作,服务香港市民,民建联于2023年2月12日成立了办事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